安置在殡仪馆房间内的
耶稣受难像
用于安慰
前来吊唁逝者的人们
让葬礼抚慰我们的心灵
撰文/艾瑞卡·约翰逊(Erika Johnson)
摄影/特拉维斯·德维茨(Travis Dewitz)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就像哀悼让我们沉默,葬礼本身也是一种抚慰心灵的方式。在葬礼上,我们会关心别人,体会到这一时刻的庄严肃穆;当哀悼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而让我们从中解放出来的唯一方法就是举办一场葬礼,并在其中学会直面死亡。
我们都生活在死亡之中
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曾说过:“哀悼是为数不多能让我们沉默的时刻。”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面对的事。圣公会教徒会在葬礼上说:“我们都生活在死亡之中。”在美国,家庭葬礼曾非常普遍,每个社区都有一群妇女会在有人去世的时候来逝者家中帮忙办丧事。通常吊唁仪式会在客厅举行,之后再前往教堂和墓地。
■ 用于出售的棺木样品。
在葬礼开始之前,棺木就已经备好了。具有经验的家具制造商会为逝者量身打造一具棺木,正是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商机:如果能接手葬礼中的所有环节就能赚取更大的利润,这些环节包括装殓、防腐、送葬、主持葬礼、下葬。久而久之,这些承接了葬礼中所有业务的人被简称为送葬人(Undertaker)。现如今,葬礼承办人(Funeral Director)取代了殡葬业者(Mortician)成为更为通用的称呼。但事实上,他们从事的都是同一种职业,只是所处时期不同而已。
■ 运送逝者遗体的专用电梯,这部电梯可通向各个楼层及车库。
美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人们会在家里举办葬礼并瞻仰逝者遗容的国家。当欧洲第一批移民来到了北美大陆,他们就带来了这种葬礼习俗。在下葬之前,逝者会被停放在家中,期间邻居们会上门吊唁,看逝者最后一眼。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或历史时期,这种仪式具有不同的意涵,其中比较类似的是基督教文化中的守夜(Wake)和犹太教宗教仪式中的守丧(Watching)。最初在这两种仪式上,观看死者的行为是主动而好奇的,其目的在于探寻死者是否还有生命的迹象,以防过早下葬导致死者错失生还的可能。
■ 以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为题材的骨灰盒装饰。
1829年,约翰·戈特弗里德·塔伯格博士(Dr. Johann Gottfried Taberger)还发明了一种安全棺材:逝者的手、头和脚都会被系上线绳,绳子的另一端连着挂在地面上的铃铛,如果有任何响动,墓园的看守就会前往查看。除此之外,这类观看死者的仪式还包含有守护(Guard)逝者的目的,以免其遗体被亵渎或被啮齿类动物啃食。
■ 在殡仪馆中有一层层高较低、四白落地的特殊楼层,用于展示各种类型的棺木、骨灰盒以及相关的装饰品。
在1884年出版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作者马克·吐温借主人公小男孩哈克的眼睛,描述了那个时代美国葬礼的习俗和风貌:“早上,我下楼的时候,客厅的门已经关上,守灵的人们已经走了。在场的只有这家的人、巴特利寡妇,还有我们这些人。……将近中午的时候,殡仪馆的人带着个帮手到了。他们把棺材摆在屋子中间的两把椅子上,接着,又把我们的椅子都摆成一行一行的,并且从邻居那里借来许多椅子,把走廊、客厅和餐厅都布置满了……人们排成一行,慢慢走到棺材跟前,看看死人的面孔,有的落下几滴泪水,气氛十分庄严肃穆……后来房间里挤满了人,殡仪馆的那人就戴着他的黑手套,轻轻地轮流着照料大家,把所有的都安排得十分周到妥贴。他走动起来轻得就像只猫。他指挥着大家的行动,让人们给后来的人腾开条道,让他们挤进来,他这么做的时候没有讲话,只是挥挥手势,点点头。然后他在靠墙地方站定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温柔灵活、轻手轻脚的人;他脸上没有一丝微笑,简直像一截火腿肉。”
■ 送葬队伍行进中需要用到的路障和警示牌以及在公墓进行葬礼时需要用到的各种标识和物品。
最后一面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葬礼可以算得上是开启了现代美国丧葬业的发展。林肯遇刺后,当时的战争部长爱德温·斯坦顿(Edwin Stanton)安排了一列运送灵柩的火车,在两周多的时间内迂回穿越了美国北部的13座城市。直至下葬,估计共有逾7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体。
■ 用于修饰逝者遗容的化妆品。修饰遗容包括妆、发、衣着三个方面。
因为这次行程时间过长、尸体保存条件简陋,如果不进行防腐处理,总统的遗体极有可能会高度腐烂。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对尸体进行保存和防腐的做法在许多文化中都曾出现过;但在当时的美国,动脉注射防腐法还很有争议。这种动脉注射防腐法是指将防腐剂打入血管中,利用血液循环的血管网路灌流取代原有的血液,从而达到防腐功能的方法。经由这种防腐方法处理过的遗体至少可以维持7天乃至10天。
■ 用于装殓逝者遗体的检查台。葬礼承办人会在这里为遗体注射防腐剂。
当时,美国南北战争持续了四年,大量年轻军人在此期间牺牲。无论是北方军还是南方军,都急需懂得处理尸体的专业人士。从军人死亡到他们的遗体得以送回家乡,可能需要好些天甚至好几个星期的时间。防腐技术的发展以及铁路的大规模铺设,使得这些士兵的家人有了见自己心爱之人最后一面的机会。
■ 殡仪馆一楼接待处会放置有笔和信笺,前来吊唁的人们会写下希望给逝者家属多少礼金,用于购买鲜花及其他葬礼所需物品,或者用于慈善事业,如捐献给教堂等。
在这之后,大多数人就只能在葬礼承办人所经营的殡仪馆中参加葬礼了,确切地说,参加者只需要在葬礼中特定的几个环节出席。承办葬礼的人与参加葬礼的人泾渭分明,逝者遗体在供人瞻仰之前,会由葬礼承办人在特定的区域内装殓好,而这些地方是秘不示人的,就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它们有的被隐藏在走廊的拐角后,有的被隐藏在厚厚的帘子后面,或者干脆被隐藏在上了锁的房间里。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送葬人会在逝者家中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
■ 殡仪馆中用于举行吊唁仪式的房间。举办葬礼的时候,棺木将会被停放在此处。
家族殡仪馆
在殡仪馆中,葬礼承办人将这些工作隐藏在幕后,这些秘密空间包括装配棺木、装殓遗体(包括更换衣物和化妆)、停放棺木、停放灵车和送葬车辆、进行遗体防腐处理的场所和房间,以及承办人的居所和办公室。一方面,增加的环节加长了遗体展示的时间;另一方面,葬礼承办人的角色成为一种专业化的、需要经过培训和拿到执照后才能进行的职业。葬礼承办人的专业程度以及献身精神甚至超过许多社区中训练有素的行政职员。社区中一旦有人去世,他的家人就会联系当地殡仪馆的葬礼承办人—他们会接手处理遗体并为守夜和吊唁仪式做好准备。等到落棺下葬的仪式完成,他们的工作才算结束。
■ 2012年12月30日,美国威斯康辛州达拉斯市的一所家族殡仪馆。这里的陈设几十年来都未曾改变,转角楼梯所通往的二楼就是葬礼承办人的居所。现如今这样的家族殡仪馆在美国已经不常见了。
自上世纪50年代起,经营殡仪馆的家族企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大公司开始进驻这一行情非常稳定且有保障的行业。常有人说殡仪业做不过三代,到了家族的第三代,基本就不再从事这一行业,家族殡仪馆也就成了一个城市或社区的历史遗迹。近些年来,大公司开始收购和兼并这些小型殡仪馆,同时兼顾传统和现代的服务方式。而其中的从业人员,无论他是不是殡仪馆的营业者,都会设法为葬礼提供新的可供选择的服务,体现了殡葬服务特殊的价值。现在殡葬业中出现了不少新的趋势和潮流,例如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葬礼策划和市场细分的灵活服务和收费方式、火化的推广、新技术的应用、绿色环保的葬礼以及女性从业者的增加等。
■ 殡仪馆房间内的陈设,桌上有食物和咖啡供应。
死亡是一个我们没有到达之前对它一无所知的事情。当它来临的时候,除了死亡本身以外,我们无法预料任何其他的事情。但因死亡而生的哀悼就不同了,它没有距离感,悲伤似海浪般接踵而至,使你双膝发软、眼前发黑,摧毁一切正常的生活。而举办葬礼,是人们付出而不再计较回报的少数事情之一。就像哀悼让我们沉默,葬礼本身也是一种抚慰心灵的方式。在葬礼上,我们会关心别人,体会到这一时刻的庄严肃穆;当哀悼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而让我们从中解放出来的唯一方法就是举办一场葬礼,并在其中学会直面死亡。
■ 殡仪馆的房间内还附带有两个紧挨着的狭小的洗手间。
精彩版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