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花庄镇湟兴村: 文明实践有声有色 群众生活幸福满格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3 22:40

近日,2024年“文明中国”走进甘肃主题采访报道组来到红古区花庄镇湟兴村采访。在湟兴村的广袤田野间,清新的文明之风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文明之花绚丽绽放,不仅扮靓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更让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格”。

阵地“搭”起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农户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深入推进,湟兴村一个个小小的“学习讲堂”与“实践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场所不仅成为了村民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文明进步、促进乡风民风改善的前沿阵地。

“新乡贤”薛守诚在湟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以“弘扬乡贤文化 推动移俗”为主题,为党员干部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他的宣讲深情而富有感染力,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深受触动,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除了薛守诚的宣讲活动外,湟兴村的“红石榴宣讲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宣讲身边典型故事、红色历史故事、家风家训故事等,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这些活动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文化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

此外,花庄镇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统筹整合优势,将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打造了“十破十立”宣传巷道,将志愿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通过拉家常、讲故事、谈变化、聊体会、搞培训等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农业知识、惠民政策、致富信息等与群众一一分享,让文明乡风深入农户、走进心房。

文化“种”下去  移风易俗建设顺民意

走进湟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扬琴与二胡的悠扬旋律交织在一起,秦腔的奔放唱响在蓝天白云之下,欢声笑语在人群中回荡。这里不仅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前沿阵地。

自兰州市开展“十破十立移风易俗”行动以来,花庄镇湟兴村积极响应,将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当地秦腔剧团,将村规民约巧妙地融入到秦腔曲目中,唱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湟兴村还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清茶烩菜办丧事、积分超市储道德、规范彩礼破陋习”的创新模式,更是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据统计,近年来,湟兴村结合文化“三下乡”、传统节日等契机,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

典型“树”起来

健康文明乡风民风润民心

在湟兴村,一场关于婚俗改革的生动实践正在悄然进行。村民甘宪明家的喜事,成为了村里移风易俗的一个典型范例。甘宪明的女儿和女婿自由恋爱,从相识到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殿堂,温馨且和谐。甘宪明表示:“孩子们能自己找到幸福,我们非常欣慰。现在倡导移风易俗,我们不希望因为彩礼等繁琐事项影响两家人的和气。过得好,比什么都强。”

甘宪明的开明态度,得到了亲家的理解和支持。双方家庭一致决定“没有要求,一切从简”,共同践行了文明婚俗的新风尚。这在村里引起了热烈反响,成为了村民们学习的榜样,“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在湟兴村得到了广泛认同。

湟兴村还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理事会成员们经常深入群众做宣传、纠正不文明行为。同时,村里还实行了积分制管理,将“抵制高额彩礼,反对大操大办”作为评定内容之一,并设立了红黑榜不定期通报,对不赡养老人、好吃懒做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有效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攀比之风,村风民风焕然一新,湟兴村的生活也更加和美与幸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 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