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葬正迅速兴起,取代火葬只是时间问题?网友:不用买墓地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1 13:45

发布于:天津市

我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丧葬文化则是众多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土葬成为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主要丧葬方式。

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树葬逐渐变得普遍,更有代替火葬的趋势,一众网友也表示:终于不用花费高价买墓地了。那么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土葬的取缔

不可否认的是,土葬是我国最为传统的丧葬方式,其承袭时间已经千年,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丧葬方式不仅仅只有土葬。而到了现代社会,土葬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所以其他丧葬方式代替土葬也成为了必然。

众所周知,所谓的土葬就是人死之后将遗体埋入土壤之中。如果是在古代社会,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但在人口逐渐膨胀的今天,土地逐渐变成了一种珍稀资源。

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广阔,但耕地的面积是相对不足的,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更需要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然而传统的土葬既有可能造成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同时还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正是因为如此,其他方式代替土葬成为了历史趋势,而树葬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以树为碑

其实树葬也是我国的一种远古葬礼,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树葬。只不过由于当时的思想比较保守,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有所不足,所以树葬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

但在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丧礼中,依旧可以看到古代树葬的形式,只不过过于粗暴的树葬比较吓人,所以在时代的推进中,树葬的形式也渐渐发生了一定的变革。

就现代树葬而言,主要是将逝者的尸体化作骨灰,然后把骨灰埋在地底并种下树木,或者直接把骨灰撒在树苗周围。对于逝者的亲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悬挂吊牌或者简单碑的方式来表示死者身份。

说到现代树葬的最大发扬者莫过于梁从诫先生。或许很多人对梁从诫先生并不了解,但应该都听说过他的祖父梁启超,而他的父亲梁思成也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建筑学家,母亲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女的林徽因。

出自书香门第的梁从诫先生并没有子承父业,反而选择了历史,并且一生致力于环保事业。上世纪90年代,当国家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出现问题的时候,梁从诫先生辞掉了自己的历史研究工作,选择全心全意为环保事业做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成立起来,而这个组织的口号就是“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包括梁从诫先生在内的组织成员,他们去西北解救过金丝猴,去过青藏高原保护过藏羚羊。

只不过没有人能够逃过岁月的流逝,2010年10月28日,78岁的梁从诫先生离开人世,而在他的遗言中,依旧将环保事业放在了首位。他主动要求将自己的遗体化作骨灰,并采取树葬的分方式一分为三。除了故乡之外,清华和北大的树林里都撒有梁从诫先生的骨灰。

三、为何要发扬树葬

虽然能够取代土葬的丧葬方式非常多,火葬就是新时代的主流丧葬方式。但相对来说,想要尽可能解决土葬潜在的问题,火葬只是治标不治本。

毕竟土葬所对应的环境污染问题,火葬也依旧有,只不过一个是土壤污染,一个是空气污染。就火葬来说,其形式就决定了这种方式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

据了解,火化一具尸体就需要使用18-20kg不等的柴油以及20度电量,而且在尸体火化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都会加剧温室效应。

不仅如此,就算是火葬,可能也需要逝者亲属购买墓地进行安置。随着使用火葬的人数不断增加,久而久之,自然也会带来占用土地的问题。而且对于相关的墓主亲属来说,在墓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不管是买墓地还是租墓地,都会产生不小的经济压力。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传统丧葬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丧葬形式的多元化。就我国来说,早在2013年的时候,民政部就鼓励民间采用火葬、树葬等生态方式来安葬骨灰,尤其是对树葬的方式进行了补贴。

其中,比较新颖的一种方式就是集体安葬。即逝者的亲人可以将逝者的骨灰集体撒在树下,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只不过这种方式可能是目前许多人没有办法接受的,毕竟这与传统的丧葬方式存在很大的出入。

结语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些过程。对于逝者来说,身后事的处理或许至关重要,但也并不是绝对的。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及时更新,响应政策选择塑造也未尝不可。

最后想问下大家,您对树葬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的评论留言,喜欢的话可以点关注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