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合儒家礼制,政府明令禁止,火葬为何还能在唐代盛行开来?
2024-10-13 16:49
发布于:天津市
引言:
火葬是与土葬相对的一种风俗,在唐代异军突起,大大冲击了当时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土葬传统。之后,火葬又在两宋时期到了大力推广,经明清两朝,至今已经成为人们广为接纳的丧葬制度。
但是,
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古人就开始使用土葬这种丧葬方式,并恪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金科玉律,那么在唐代,火葬又是怎么建立起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呢?
扬州汉广陵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一、唐代以前的丧葬观念
对土葬的推崇:正统礼仪
迄今为止,土葬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习俗,长久以来都是作为主流的丧葬方式。
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的土坑竖穴墓和瓮棺葬,无一例外地用土来收敛遗体或遗骸。当时的人们就开始对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土是人们耕耘的场所,也是人们日用陶器的原始材料,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生命消亡后,人们也自然愿意归于土中。
进入阶级社会后,封建礼制建立起来,丧葬观念深受儒学典籍的影响。《周礼》讲: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土葬传统愈发根深蒂固,并伴随着日益繁杂的仪式。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推崇
"衣、衾、棺、椁"的丧葬礼制,即在遗体入土前,需要给遗体穿衣、裹被,再将遗体安放于棺椁,方可下葬。
在考古发掘中,墓葬材料往往都少不了对尸体的的防腐处理,从木质、石质的棺椁,到涂抹油蜡,以及偏信玉石的神秘力量可保持尸体的完整,
无一不透露出土葬之外,人们对保全尸体的执着追求。
对火葬的鄙夷:蛮夷之俗、不义之举
在推崇土葬的同时,
人们早早就了解到"火葬",但仅仅将其视为蛮夷之俗与不义之举。
从先秦到东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存在着火葬的风俗,并为正统文化所收录,不过此时应被汉民族视作"蛮风夷俗"。据《墨子·节葬下》记载: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
这是说在"仪渠"这个地方,人们用柴薪来焚烧尸体,而如果烧火产生的烟飘摇直上,那么表明死者的后人是孝子。
《荀子·大略篇》中也有
"之虏,不忧其系累也,而忧其不焚也"的记载,"之虏"是指氐羌等少数民族的人,他们害怕在自己死后后人不火化自己的遗体。《后汉书》中记载南蛮西夷的风俗时也提到
"死则烧其尸"。
而汉族对火葬的认知,往往是作为反面例子来叙述的。如《史记·田单传》记载,
"战国时燕国乐毅破齐围都城,围攻即墨,燕军挖掘城外坟墓、烧死人,即墨人在城上看见,愤怒十倍,人人斗志昂扬。"
这反映了焚烧尸体视作一种不敬的行为,会激怒人们。《后汉书》中,东汉末期董卓被杀,尸体又被纵火焚烧,
"诸袁门生又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可见人们将焚化尸体作为一种泄愤手段。在汉人的观念中,焚烧尸体更多的是为了激怒尸体的后人或者惩戒死者,
是一种反传统的、非常不道德的做法,只有对死者愤恨到极点,才会做出这种举动。
二、火葬,唐代舶来的丧葬方式
火葬虽然都与火有关,但出于不同的目的操作起来差异很大。如为了表达愤恨或不敬之意时,仅仅火化焚烧尸体;而在
唐代流行的火葬,是作为一种与土葬地位同等的丧葬风俗时,会经过一定的仪式并且蕴含着人们的美好祈求,性质与记载的火葬传统完全不同。
唐代流行的火葬是原本专属于佛教徒佛教徒的葬制的推广化。
铜鎏金舍利塔
其实,佛教徒处理尸体的方式并不局限于火葬,如《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有:
"
一曰火葬,积薪焚僚;二曰水葬,沈流飘散;三曰野葬,弃林词兽
"。火葬也并非所有佛教徒都可以享有,起初火葬是对于德行高的僧人的一种褒奖,如《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的遗体被
"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烂",智嵩也被弟子"积薪焚其尸,骸骨灰烬"。
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体系中的等级观念弱化,越来越倾向于"心诚则灵"的趋势,一些普通佛教徒也开始采取火葬的方式来处理尸体。
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居士"均效仿"涅槃",要求在身死之后由家人火葬供塔,如晋州县令孙伯悦在死后,其孝女"
念生父生育之恩,又忆出家解脱之路",从而敬造灰塔供奉父身。而且,火葬之风还影响到了信仰不明的普通人,在四川、甘肃等地均发现大量唐代火葬墓,墓葬分布密集,数量颇多。
佛教徒的火葬也是十分讲究的,在火葬前需要对死者的遗体用加入香料的热水进行沐浴,再用五百张吉贝布裹住身体。火葬仪式也分为两种,其一比较隆重,对高僧火化后起塔供奉,这种"火葬"实际上是棺葬和火葬相结合的安葬方式。其二则是原初的火葬,即火葬而不起塔供奉,经过焚烧的骨骸被葬于山林或扬灰弃骨。
放置火化遗骸的"魂瓶"
火葬在汉民族中流行的同时,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也很大,如唐代时期的党项族、突厥族均实行火葬的风俗。史书记载,突厥的最高统治者死在长安,依其俗焚而葬之。西域各国也流行火葬,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的发掘中,一座刀形墓中就发现了有骨灰,被判断为火葬墓。
三、唐代火葬流行的原因探析
我国古代是以儒家为主流思想的,土葬习俗由来已久,火葬的出现与流行是和传统儒家的丧葬礼仪相冲突的,政府甚至颁布明确法律条文阻止人们放弃"邪门歪道",但屡禁不止。唐朝的人们为何对火葬如此热衷与执着呢?
1、佛教文化的推动
在唐朝时期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中都可见到佛教因素的影响。
溯源佛教传入我国,最早在东汉末年,经过魏晋南北时期再到隋唐,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到了唐代,随着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佛教已经充分本土化,产生了"佛教中国化,中国佛教化"的现象。而且佛教信众广泛,上至统治者、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都或多或少接纳了佛教的一些教义。
在这样一个佛教文化盛行的社会中,原属于佛教的各种习俗也会流传至百姓生活中去,其中就包括火葬习俗。佛教宣扬"因果福报"、前世今生的轮回,
将肉身视为修来世的负担,因而在人死后,焚化肉身则可消减业障,轻盈地达到极乐世界。最有名的例子,释迦摩尼就是死后火化肉身。民众受此思想影响,也纷纷采取火葬了。
2、火葬花费极简,又能表达出虔诚真挚之心
火葬的流行, 也与当时讲究排场的厚葬习俗息息相关。儒家认为"孝道至上",因而为故去的亲人筹备葬礼时要"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意味着繁琐的仪式与不菲的开销。
在唐朝,社会呈现繁荣祥和之景,有钱人竞相攀比厚葬,然而底层人民财力有限,无法加入到这场以金钱缔造孝心的狂欢中。如在龙武军宿卫杨择文死后,家人
" 倾财竭产,共营奄岁,
以付哀诫",仁风乡李府君死后,家人"罄竭家货,以供葬祭"。
可见一场体面的安葬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相比之下,火葬是一种花费极简而虔诚真挚的葬俗,便得到了贫苦人民的推崇。
3、无法落叶归根时的无奈选择
古人讲求落叶归根,在死后一定要归葬于故土,但在交通运输尚不发达的古代,漂泊他乡的人如何归葬,是一个严峻的难题。
唐末藩镇割据、战乱频发,将士死国、马革裹尸还,人们颠沛流离客死他乡,五代宫室的亡国君臣怀恋故土,
在这样的现实下,火葬后携骨灰还乡就成了一种实际的替代选择。如后晋李太后希望死后
"
吾死,焚其骨送范阳佛寺,无使吾为边地鬼也
",后晋安太妃也要求火葬,希望
"
庶几遗魂得返中国也
"。
结语:
火葬的兴盛首先离不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繁荣发展,但一种文化的流行也离不开其所根植的土壤。文化因素与当地的社会需求相对接,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才会产生风俗的变革,并为人们所广泛的接受,火葬就是一例。
可以说,唐朝时期,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对来世生活的寄托、贫困的生活水平、以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局,共同推动了火葬习俗的流行。
参考文献:
《汉书》
《新唐书》
《旧唐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