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倪建华、张明友
内容提要:“周礼”,世传由周公旦(姬旦)所著,后世“周礼”版本甚多,莫衷一是。笔者对旧藏“孝鼎”的铭文进行了解读,得出了现有的“周礼”中的“礼记”和“礼仪”中有关祭祀礼仪的规制,都源自“孝鼎”的结论,“孝鼎”乃是“周礼”的鼻祖。经考证,此鼎是为周武王(姬发)驾崩所作的祭祀礼器,铭文由周公旦撰写,“孝鼎”向世人揭示了最早的丧葬礼仪的具体规制,为研究“周礼”提供了最详实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孝鼎 周礼 青铜鼎 铭文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孝鼎”是一个记载祭奠礼仪的礼器,在对“孝鼎”的铭文解读后,引起了笔者对原著“周礼”的极大的兴趣,感觉非常有必要对照“孝鼎”铭文、去查询“周礼”一书中的有关章节,寻找西周古人的礼仪和后人所编著的“周礼”有什么异同之处。
众所周知,“周礼”起源于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由周公旦(姬旦,公元前1100—1027年)主持编著;周公旦,即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42—1021年)的摄政者。
学术界普遍认为:“周礼”是一部经典的儒家文献,(请注意:儒家文献这四个字),是后人根据周朝的礼仪制度编纂而成。
我们从“孝鼎”铭文中看到了西周早期的祭祀礼仪的细节和过程,儒家文化起源于春秋晚期,而此鼎铭文并未涉及儒家文化的基本伦理,这也是笔者要下功夫弄明白的一件大事。
撰写本文前,笔者仔细阅读了“周礼”的相关书籍(1)(2),通过对原著的了解,再对照铭文解读的结果发现:当代中华民族对亡者的祭奠行为至少源自西周,传承至今依然盛行:例如在人去世后都有设灵祭奠、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用哭丧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每年清明上坟祭祖的风俗至今盛行不衰等等。
但是,当今(百度百科)对哭丧方式冠上了“哭丧是中国乃至东亚儒家文化圈丧葬习俗的一大特色,以哭的形式寄托对亲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纪念长辈的生平事迹。”且认为是在“哭丧在汉晋时代兴起”的,在这里又把儒家文化和哭丧联系了起来。
正因为如此,对“周礼”的探索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要弄明白是西周早期的“周礼”和后世所编著的“周礼”的区别在哪里?是完全传承还是后世根据儒家学说所作的扩展著作?深入下去,有了新的发现,就令研究者入迷了。
依据上述疑问,笔者通过对“孝鼎”铭文的解读,有了新的认知:西周早期的礼仪(至少是丧葬礼仪)中的孝道,在后人编著的“周礼”中得到了继承、提炼和升华,最后演变成儒家文化“周礼”的核心内涵。
但是,周代的全部礼仪是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还是值得商榷的。
二、“孝鼎”简介:鼎身高60mm,鼎身宽85mm,重量2.95Kg,鼎身方唇、折沿、鼓腹、圆底、兽纹足。折沿下方铸有宽20mm的环状变形龙纹纹饰,共分六段制作,用退化的屝棱纹条凸起作隔断;龙纹的眼睛突出,特别夸张,少量空白地子饰以雷有居中也有退化的扉楞纹作隔断,进行对称布置。两侧饰变形的龙纹,龙眼同样夸张且突出。一对立耳内侧铸有铭文,立耳外侧的纹饰为顺立耳曲线均布的两道约2mm宽的阴刻线。
整器给人以稳重、庄严、肃穆的视觉冲击,纹饰简单威严,铭文字体优美,具有波傑风格。
环绕鼎身铸有35行铭文,每行三个铭文,共105个铭文;加上两个立耳上8个铭文,此器共饰121个铭文(其中立耳上八个铭文为重复铸的),实际需要解读的铭文数量为113个。
由下图的高清照片1-6可见:这是一个非常有年代感的熟坑器,表面被百年传世包浆包裹,在室内摆放无阳光照射的时候,发出幽幽的宝光。
整体以黛绿色为基调,沁色下面的绿沁、红沁层次分明,红绿锈蝕色过渡全器中过度十分自然,铭文底部的包浆和器身表面包浆完全一致。
所谓的范线(铸模分型面)经过精细打磨已经很难找到痕迹,大凡高档的青铜彝器,体量不大的基本上都不会看到范线,这是打磨工艺到位的结果,基于笔者多年的收藏和数十年的铸造、机械加工的从业经验(笔者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会员)的认知,此器的眼学检查结果应该是真品,初学者也无须将有无范线作为辨伪依据捧为圭臬。
图一 孝鼎全貌一
图二、孝鼎全貌二
图三、孝鼎全貌三(底部俯视图)
图四、孝鼎底部图
图五、立耳一
图六、立耳二
铭文截图如下截图一至八:愧于笔者缺乏拓印技艺,无法向同行展示拓片,在此致歉,好在铭文清晰,诸君可详细研判。
铭文截图一
铭文截图二
铭文截图三
铭文截图四
铭文截图五
铭文截图六
铭文截图七
铭文截图八
鼎鼓腹部分为铭文包裹,每行三个字,共三十五行,合计铭文一百零五个;两个立耳上也铸有铭文,铭文曰:“西岐国模铸处作鼎”。
三、器身孝鼎原文对照直译如下图片:
铭文共35行,每行3个字,须分清句读才能解读铭文,并非三个字为一句。
四、立耳译文如下:
此立耳铭文完全可以理解,无需解读;
五、“孝鼎”铭文解读
1、孝溢月
溢月指规定的守孝期已经期满。
“溢”,此处解为期满之意,金文的溢字,左边是甲骨文的水,右边是彝濮文的水,是两个水字构成的溢,汉字是左边会意,右边注音,金文是左右都会意,且右边注音。彝濮的水读音yi。汉字溢也指满,金文两水为满。笔者认为,周朝的复杂的守孝期只规定到齐衰,以下的都比较从简,所以才有齐衰过后孝期基本结束的意思;
2、禤(xuan)倞(jing)齐止
齐止指齐衰,读音zi(ci) cui,指五服中的堂孝亲服,说明此次行孝,到齐衰孝的时间比较长,倞字这里解读为隆重之意。吴语中齐的读音就是zi,吴语和古文字的发音有许多相似之处。隆重的守孝至此结束;
3、皂戛忠力
皂:兵役也 嘎在此处是注音嘎,纠:苗语中的兵勇,皂纠就是。忠力 读音为zhong vin 习惯、坚持之意思。守灵兵勇在灵前站立;
4、追端收佇
长时间的站岗收起;佇 .久立的意思,兵勇们毫不倦怠地站立守灵;追端在这里解读为从头至尾的意思;
5、须弃纷累
此后就不必再举行复杂的祭祀礼仪了。上面三、四、五段的小结就是士兵的守灵仪式结束了;
6、允只用作颂孝鼎不後
王工作这个“孝鼎”用作今后祭奠的时候上供斋饭之用。‘不後’读音为“木戛”,系指制作斋饭,‘颂’读音为rong,指礼仪,“只”这里读音为mo.允 许可,批准的意思;
7、臣其令各子用连忠吊
主管礼仪的大臣大司乐要求各王子按顺序在灵前凭弔。连忠解读为连贯的意思。注:大司乐是周代主管礼仪的最高长官;
8、臣勒子廉伯修祭宫颂
大司乐要求王子廉伯修撰写祭宫祭祀颂文。祭,在此处读vu(上声)子、廉伯在此有可能是王的族伯一类的长辈(周公旦),由他负责撰写吊唁祭文;
9、用俊尹其各月令
俊尹在每年中每个月,记述朝廷的祭祀过程。俊尹 指最高文职官员 ,具有才干的官员 ;
10、勒衣颂臣子哈
要求礼仪臣子吟唱 这里解读为哭颂,相当于现代的哭丧过程,用现在的白话解释就是要将祭文用哭丧的方式吟唱祭文;
11、五即祭吊
指当即祭吊,其中五的读音为dang。上面的7到11段落是指祭奠的准备开始和具体祭奠的过程和要求;
12、修作宫鼎月录文表
撰写每个月的宫鼎祭祀文表 。文字有两个圈,表示社稷、祭祀 ,宫鼎在此意指此“孝鼎”,文表:文告,记录每个月的祭祀过程;
13、勒颂月端祝告
要求在每个月初要进行祝告祭祀仪式,以告慰亡灵;
14、倞(liang)山君,弃迷祸
祈求山君消除水患。祸是水怪迷觉之祸,弃迷祸就是弃除水患。山君:此处指山神 亦可解读为神明 ;
15、停止作孝旒帽
不再在旒帽上加孝字。 帽读音dil 指旒帽上不再加“孝”字;
16、咸阳宫亲至嘱
咸阳宫原是叫行阳宫,读音为mu,行字在转换成汉字的时候,被误认为是咸字,陕西方言“咸”读成“行”音。此事由宫里特地派人关照一切;
17、其忠戴自底徽清明帽
指冠戴白底徽的清明帽。忠 冠的濮语解读音,清明读音为“ge ge”。以上15至17段是守孝结束后的祭祀活动中,王不再在旒帽上加“孝”字徽记,其他人等则只带有白底徽号的“清明帽”。上面12到17段是在祭奠结束后王子、官员及亲属的有关今后举行祭祀活动的具体要求;
六、铭文解读概义
根据铭文的描述,目前可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是一段有关武王丧礼的一些具体礼节规制。过程如下:武王去世后过了齐衰孝,守灵仪式结束,要撤去守灵兵,王(周成王姬诵)下令制作一个“孝鼎”作祭祀用器。鼎上面铸有具体的祭祀礼仪要求。先王的其他王子王孙和大臣们要按顺序在灵前进行祭吊,由摄政王周公旦撰写祭文,王子和臣子们每个月都要在灵前哭颂,哭颂的方式类似于现在的哭丧;以后每个月的月初都要进行祭奠活动,由俊尹并记述下朝廷的祭祀过程。
祭奠的时候臣子们要在祭奠过程中用哭颂方式进行祭奠、凭吊,以表达对先王的追思,祭奠的内容必须包括求神明保佑,祛除水患。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新王的旒帽上不再带有孝字,宫里同时通知各官员及亲属在祭奠的时候须冠戴白底徽的清明帽,(是否在清明的祭祀的时候带,其他时候是否要带,尚且不明确)。据此,清明帽一说,源起自汉代一说实属误传;
七、此鼎和“周礼”中关于祭奠礼仪的比较
此祭奠文中关于祭奠过程阐释得的比较明确的是:
(一)、孝鼎中的奠仪是这样的
1、孝期时间为以齐衰孝为准,过了齐衰孝,守灵士兵就该撤了;
2、设祭坛,摆“孝鼎”,接受祭奠,其中有上供祭奠实物的过程;
3、每个月的月初要举行祭奠活动,诵读祭文,哭诵,记载每次的祭奠活动入档;
4、戴孝月后不再戴孝帽(含清明帽)。
(二)“周礼”中关于丧礼的过程
在“周礼”中的关于丧礼的礼仪则很慎重,细致:
根据《礼记》和《仪礼》的记载,丧礼的过程如下:
1. 讣告:
周王去世后,首先由宫中的官员向外发布讣告,通知朝廷内外。同时,各地诸侯和臣民得知消息后,要进行哀悼。
2. 停灵:
周王的遗体将被移至专门的停灵场所,通常是在宗庙或宫殿内。遗体上覆盖白布,周围摆设香炉、烛台等。
3. 守灵:
宫廷中的官员和贵族轮流守灵,昼夜不停地守护遗体。守灵期间,禁止娱乐活动,整个宫廷进入哀悼状态。
4. 初祭:
在遗体停灵期间,开始进行初步的祭奠仪式。祭品包括酒、肉、水果等,并有专人诵读祭文。
5. 入殓:
选择吉日进行入殓仪式,将周王的遗体放入棺木中。入殓时要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进行,包括沐浴、穿衣等。
6. 出殡:
出殡仪式通常非常庄重,会有大量的官员、贵族和士兵参与。 周王的棺木由专门的队伍护送至陵墓。
7. 安葬:
在选定的陵墓中安葬周王。安葬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祈求周王的灵魂得到安宁。
8. 追谥:
周王去世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前事迹和贡献给予谥号。谥号是对周王一生评价的重要标志。
9. 定期祭祀:
周王安葬后,每年的重要节日(如清明节、冬至等)都会举行定期祭祀。宗庙中也会设立专门的牌位,供后代子孙祭祀。
具体文献参考
《礼记》:提供了关于祭祀的具体细节和礼仪要求。
《礼仪》:详细描述了各种礼仪的具体步骤,包括丧葬礼仪。
《周礼》:虽然不是直接描述具体礼仪,但提供了官制背景和祭祀管理的相关信息。
我们对上述两个礼仪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前者比较简单,符合西周早期的时代特征,后者继承了前者的基本礼仪要求,但是没有明确必须哭丧、带清明帽等具体的细节要求,而前者的哭丧和带清明帽的风俗却一直延续至今未曾被遗忘,前者的满月和后者的逢七道场倒有些相似。
能解释的是“周礼”一书确实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而前者的丧礼是最直白最朴素的追孝情,没有带进后来加入的儒家文化其他元素在里面。
这就是“孝鼎”和“周礼”之间的最重要的差别,研究“周礼”不能把西周早期的朴素的孝道精神和后来的儒家文化混为一谈。历史就是历史,不能随意更改。这就是笔者深入探讨后的感想。
八、在解读铭文之后,笔者试图探析一次古代文字的结构和起源:
现在的古文字研究学者对文字的命名通常是这样的:习惯以过去的宿主物体为命名方式,比如:刻在甲骨、龟板上的文字就称之为“甲骨文”,镌刻或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称之为“金文”,刻在石鼓上的文字就称之为“石鼓文”,更有甚者,称刻在玉器上的文字被称之为“玉文”,如此等等。其中,金文也称为大篆,是古文字在秦统一六国后经过大篆改良后的通用文字小篆的前身,也是最接近现代汉字的文字,所以,其他文字都远远早于金文一说是比较准确的。
从笔者有限的收藏中,就已经发现,所谓的甲骨文、金文、方国(商代及更早时期的部落国、诸侯国的统称)文字以及濮文文字等等彼此都相互渗透,相互置换,甲骨文在先,金文在后,甲骨文在金文中得到提升,字形更加优美,所有这些文字都在默默地为中华文明和地球文明的发展在做贡献。
例如此器中的“禤倞”二字,就不能按照“说文解字”一书中的释疑去解读,禤倞,在此不是指姓名,是“很暖”,禤与煦谐音指暖和,倞,读jing,指强劲、很。皂糾,在甲骨文、彝文、汉字字典都查不到这个读音,所以后来才换成皂嘎,将嘎解读为兵勇。皂嘎就是皂勇、皂卒。如此,等等。
此器的文字中就有濮文、甲骨文、金文、彝文等诸文字元素在里面。笔者在“一件带铭文的良渚玉戟”(3)一文中解读到了八个铭文,其中只有一个是甲骨文,其他的七个都是濮文,而这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戟则是距今4500年到5500年前的文字,濮文直至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时代,依然存在着,至今还有不少文字研究工作者不识,还有待于社会科学学者进一步去发掘探索。
九、辨伪
此器为民藏品,做社会考古,必然有真伪之辨的解释,大致从器型、纹饰、铭文、表面沁色、锈色、包浆等作为辨伪依据。
简介中已经提到的就不浪费笔墨了,此器表面包浆堪称百年传世包浆,在暗处发出幽幽光泽,实属难得一见;沁色过渡自然,所谓红铜绿锈,细看图片就很清楚了,锈色和本体紧密接触丝毫没有人工做旧之嫌疑;
器型和纹饰如简介所示,庄严、肃穆、纹饰不多,环带状纹饰绕全器一周,变形龙纹纹饰和雷纹地子是西周早期纹饰的主要特征;
重要的是器身所铸铭文,铭文沟底的包浆和器身内外包浆完全一致,排除了铭文后作的嫌疑;
最重要的是,铭文经过解读,知道了是祭祀礼器,翔实的祭祀要点都记载得清楚明白,这就排除了伪器的可能。至今还未见过有在青铜礼器上伪铸(刻)有一百多铭文的伪器,这是造假者没有这样的文化水平:既要懂古文字,而且还懂得各种古文字,要想做到这一点,这样的高才,估计还没出生。
辨伪青铜器首要的是经验,其次,最笨的办法就是有铭文看铭文,铭文能读通、读懂的基本上就能够敲定真伪了,铭文是否是后作,要看铭文沟底的包浆是否和器身表面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就是伪作。伪作有伪器伪铭,真器伪铭之分,这里就不展开表述了,至于没有铭文的辨伪技能,篇幅有限,不赘述。
十、溯源断代,认祖归宗
上一节辨伪中已经可以认定了该器的时代就应该就是西周早期所铸,作为旁证的还有立耳上的八行铭文“西岐国模铸处”作鼎。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西岐国”:史料认为‘历史上并没有“西岐国”这个国号,“西岐国”只出现在“封神演义”这样的神话传说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名’。
现在看来,以物证史,“西岐国”确有其名,并非神话传说。西岐是指周族兴起的地方,大致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一带,也称为“周原”。
西岐早先是商朝统治下的一个部落或称方国,这里就是周王朝的发源地。最早由周文王之父季历(姬姓,名历)在岐山脚下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并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由此可见,能称之为“西岐国”者,非武王莫属。
接下来是要考证祭奠的周王和撰写祭奠礼仪规制的究竟是哪一位。
对“西岐国”的考证,已经证明了祭奠的对象就是武王姬发,而撰写祭奠礼仪者应该就是周公旦:
西周早期开国君王季历(姬历)和文王姬昌时代,是周王朝艰苦奋斗为立足而奔波的年代,无暇顾及制定礼仪。唯独周武王(姬发)在位四年,文王(姬诵)年幼,武王弟弟周公旦(姬旦)受武王委托任摄政王,协助文王治理周朝。
周公旦姓姬,名旦,又称叔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
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周王朝,当时还称为“西岐国”而不是周,公元前1042(3)年驾崩,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他是孔子最为敬佩的古代圣贤。
据此认为:周公旦是最有可能是为“孝鼎”书写祭奠礼仪规制的人,除了周公旦以外,我们在西周找不到第二位能有此才能制定礼仪。
笔者的结论是:亡者是武王姬发,而书写祭祀规制者非周公旦莫属,周公旦能书写祭祀规制者也一定是武王姬发了,两人的经历还可以彼此相互印证。
再讨论周成王以及之后的十一位君王,他们统治西周的时候,后世周王中有建树的几乎没有,充其量有个周宣王,搞了个宣王中兴(4)都缺乏像周公旦那样的“元圣”高人及人才济济的谋士,没有人在制定“周礼”方面做出任何贡献,也再无以“西岐国”的国号对外称呼的历史记载,所以,他们都不该是“孝鼎”的第一任主人,充其量是共同享用者,在其灵前摆放受祭拜的君王而已。
这样,我们用排除法得出如下结论:此鼎是在西周早期的“西岐国”,为周武王丧礼中使用的祭祀礼器,时间是在周武王驾崩那年,即公元前1042(3)年,祭祀规制文告是由周公旦所撰写。
十一、讨论
译文中有关于“周礼”和“五服之礼”的说辞,在此稍加展开讨论:
关于“周礼”的起源,周公制礼之初期,周武王汇集了不少名士:例如太公望(即姜尚、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 以及毕公高、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等人。
商朝的箕子(也称微子启,“尚书•洪范”的作者 )也一起参与了治国之道的商议,周朝的强大离不开这些谋士的出谋策略。据传周礼就是请商朝的箕子参与拟定的,箕子制禮,当时是准备在商朝推行的,可惜商朝灭亡了,所以就由周朝来推行,自然称其为周礼。
译文中还有关于齐衰的五服之礼,五服丧礼应是商晚期就有的,所以才在西周时期奉行,周公旦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发明出如许礼仪制度,这中间很大一部分来自商朝时期的传承,目前没有商朝时期的礼仪制度的文献可供查阅,就把周礼起源都归于周朝,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切都有待于探索发现。
以上这些发现,大都源自后世所编的“周礼”“尚书”,也有野史的传说,可以说是百家之言,我们只能以物证史,用客观、辩证的思维去探寻真谛。
例如:“西岐国”一说就是以此鼎铭文为依据,证明了其存在,否定了史料的结论,至于“西岐国”何时改称周朝,则有待考证了。
再者,后世所编著的“周礼”源自“孝鼎”铭文,“孝鼎”铭文是有史以来有真实记载的西周早期的礼仪文献;后世人所编著的“周礼”不过是受孔子等诸子百家的推崇,将其融入儒家文化的范畴,逐步编纂而成,后世的“周礼”只能说是理想国家治理模式的一种构想。
十二、结论
经过笔者翔实考证得出如下结论:
1、此鼎制作于周武王驾崩后(公元前1042或1043年),成王接位,由摄政王周公旦撰写祭奠规制铭文,并铸作此“孝鼎”,作为祭祀礼器供奉于周武王灵前,这件三千多年的青铜彝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2、此鼎的发现和考证对西周国家早期的祭祀礼仪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
3、“百善孝为先”,中华文明上下五千余年,唯独此孝道为全球唯一文明之举,赓续中华文明,提倡孝道乃中华民族的魂魄所在。
十三、结语
本文对一件民藏青铜礼器“孝鼎”的铭文进行了解读,对西周早期的祭祀礼仪和后世的“周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周礼”的成书源自西周早期周公旦所制定的礼仪的结论;
同时从铭文“西岐国模铸处作鼎”考证了古“西岐国”确实存在,并非世传所谓“西岐国”是神话传说;而“西岐国”就是后来的周朝;
又从灵前祭拜、哭丧礼仪和佩戴清明帽等丧礼细节,得出了上述礼仪都至少不迟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而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俗;
文中还初步探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展轨迹,为古文字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内涵。
全文共用了十一个章节进行了阐述、论证,所得结论详实可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民藏品的社会考古不易,全凭眼学和经验积累,从广袤的古籍资料和最新的考古发现中去寻找蛛丝马迹,进行研判真伪,文中若有谬误之处还请专家们斧正。
参考文献:
1、“周礼正义” 清代学者孙诒让著 中华书局出版,共七册,2013年1月出版;
2、“周礼注疏” (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彭林整理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是“十三经注疏系列的一部分”共三册;
3、“一件带铭文的良渚玉戟” 倪建华 ,中国艺术鉴赏网 ,2022年12月29日;
4、“解读西周‘耕赋盘’铭文背后社会变革” 倪建华 张明友 ,中国艺术鉴赏网, 2023年5月7日。
稿件审核:张佑军
责任编辑:张丽(北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