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天津市
佛教有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古往今来,死亡都是一件人生大事。人们时常将逝者的身后事办得隆重繁琐,以此表达心中对他们的缅怀。
随着时代和人们殡葬观念的发展,流传于民间多年的火葬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树葬、海葬、花葬、草坪葬等一系列新兴埋葬方式,其中最广为人们所接受的就是树葬。
树葬究竟是怎样一种形式?所有人群都能接受树葬吗?国家又为什么要大力推行?
古今树葬大不同
在我国传统的丧葬文化里讲究“入土为安”,即只有将逝者埋入土里才能使其“落叶归根”灵魂得到安息。《吕氏春秋》有云:“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
这说明安葬逝者入土是一件关乎人情伦理的大事,违背这项礼制无异于离经叛道。
农耕社会的土地是稀缺资源,将死去的亲人埋入一处风水宝地,是人们表达心中敬意的方式。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故去者葬于厚土之下,活着的亲人也能因此缓解心中的悲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土葬也因此成为所有丧葬形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甚至有许多豪门大户拥有自家的墓园,孔圣人的家族延绵千年,“至圣林”就是孔氏后人的私人墓地。
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园占地3000多亩,光围墙就长达7千米。由此可见,土葬在古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样都是“入土为安”,与土葬截然不同的现代树葬则绿色文明得多。
现代树葬指的是将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埋入地下,但不修垒坟头、不兴建围墙,而是在上面栽种各种各样的树木。
这是一种先进的殡葬形式,让逝者以一种体面且全新的方式继续延续他们的生命。
进行现代树葬的那部分地区往往会被建设成公益性墓园,与美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每一株千姿百态的雪松香柏、丹桂芳樟下面都埋藏着一位逝者的亡灵。现代树葬既能满足人们的殡葬需求,又能美化环境。
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树葬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进化而来,和古代树葬有着天壤之别。
古代树葬又被称作“露天葬”,这种丧葬习俗只流传于部分少数民族之间。
他们认为森林里天然圣洁的环境会将逝者的灵魂洗涤干净,帮助逝者超脱出肉身的束缚获得极乐往生。
古代树葬的形式繁多,有的会在树上挖出一个树洞用作遗体的棺材,时间一长被挖洞的树干会自动愈合。
看起来就仿佛逝者被树干吸收,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一般。印度尼西亚迄今为止还有部分村落保持着将夭折婴儿的遗体包裹好,然后埋葬在树洞之中的传统。
除了利用树洞安葬,部分地区的人们在为逝者进行树葬之前,会用雪水或者河水将遗体清洗干净。
紧接着就用桦树皮或者棕榈皮将遗体包裹起来,利用藤条将遗体安置在参天大树的树杈上,这样可以避免遗体被野兽攻击。
还有的地区会在两只树杈之间用木板搭建出一个小平台,上面会铺上树枝用来放置遗体。
古代树葬会在树上悬挂一个木牌或者放置一块石头,上面简单地写明死者姓甚名谁以及生卒年份。
现代社会这样原始的丧葬习俗已经几乎绝迹,让生命回归大自然有更文明的方式,现代树葬更符合人们的观念和需求。
推行树葬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任何新鲜事物被人所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推行树葬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对于树葬绝大部分都是持抗拒态度,认为这种丧葬方式方式不吉利,更有甚者觉得这是子女在敷衍自己。
成都市市民李某曾表示自己的父亲并不愿意树葬:“土葬虽然贵一点,但老人会觉得体面些。”
这样的矛盾发生在很多中国家庭之中,或许年轻人并不反对树葬,但是如果老一辈明确拒绝树葬,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违背对方意愿的。
根深蒂固的丧葬观念使得树葬一开始受到冷遇,只有一些孤寡老人才会进行树葬。树葬一度被嘲讽为是“便宜葬”,选择这样下葬是自暴自弃,是不尊重逝者。
选择传统土葬不仅耗资巨大还劳心劳力,累的是活着的人。老年人群体的思想观念还未转换过来,进行树葬又不合老人心意。
如何在大城市里安葬去世家人,成为令人头疼的一个难题。
要更好地推行树葬就得从最根本处下手,日久天长地一点点改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不可以一味图快,直接把除了树葬以外的其他丧葬形式全部“一刀切”。这样只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
河南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举行公益树葬活动,但始终进度迟缓。即便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之下,树葬的选择率仍然只有可怜的千分之七。
那些由政府提供的无偿使用树葬名额乏人问津,人们还是更偏爱于传统土葬。
归根结底,还是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接受不了树葬这种“前卫”的方式。树葬由于在群众中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想要在殡葬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事情。
全国各地为了提高人们对树葬的关注度,陆续出台了多项补贴政策。各地的补贴标准大同小异,基本上逝者家属如果选择树葬的话都能拿到1000元至3000元的直接补贴。
以沈阳市为例,沈阳户籍人员死亡后凡是以树葬形式安葬的,逝者家属将得到一次性1000元的购墓减免费用。
提供树葬场所的公墓单位也将获得500元的奖励金,以此鼓励其他公墓单位扩大树葬场所的开发量。
为了让树葬更好地契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城市树葬和农村树葬也不尽相同。在城市中进行树葬以后不能竖立墓碑,树干就是逝者的墓碑。可以选择直接把骨灰撒至树下,或者将骨灰放入骨灰盒再埋在树下。
树葬陵园将会被以森林公园的模式经营,每棵树都会有自己的编号,由专业人员上传至电脑统一管理。
后续的墓区打扫和树枝修剪会有相关工作人员承担,家属完全不用操心。
政府费尽心思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早日将树葬等生态葬礼推行至五湖四海,好在年轻群体对树葬普通接受程度较高。中国青年报曾经在清明节之际,随机采访了年轻群体对于死亡和树葬的理解。
一位90后女孩杨某云淡风轻地表示:“我不希望有遗体或葬礼这样仪式化东西加在我的死亡上面,生命本来就应该是简简单单的。”
抱持着同杨某一样想法的年轻人还有许多,他们只追求现世的幸福,不计较死后的哀荣。
选择树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年轻人在挑战上一辈的权威,他们要把身后事的处置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不是永远遵循世俗的规矩束缚,就连葬礼都要符合所有人的期待。推广树葬实际上就是在移风易俗,年轻人则是摒弃旧习,养成新俗的第一梯队。
参加各种公益性生态树葬宣传活动的志愿者也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厚养薄葬”的现代丧葬理念已经根植在绝大部分年轻人心中。
尘归尘土归土,以树代墓才能落叶归根
根据最新统计人们对绿色殡葬态度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60%的网友表示支持现代树葬。
浙江省玉环市的记者也曾经就树葬问题采访过一位年轻团员严某,她告诉记者:“如果以后我去世了,不论是树葬还是海葬,我都能够接受。”
年轻群体的丧葬观念与上一辈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认为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身后事麻烦活着的人,树葬是很酷的一种选择,很多网友称:不用买墓地了。
现代树葬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是因为这个方式找到了保护耕地面积和尊重民风民俗中间的平衡地带。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仅有1.4亩,位于世界人均耕地排行榜中第126位。
尽管我国有相关法律规定不允许在耕地上立坟俢墓,现实生活中坟地建在耕地之上的事情仍不胜枚举。在大城市里甚至出现“活人与死人争地”的现象,大型公墓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
部分环境优美、位置奇佳的公共墓园都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可以称得上是“一墓难求”。十年前安徽省合肥市就出现过“墓地危机”,有权威人士估算如果无法解决墓地问题,合肥市将在几年之内没有墓穴可供使用。
而树葬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新型的丧葬形式可以极大地节省土地用量。
每例树葬所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都在0.5平方米以内,这仅仅只是传统土葬用地的五分之一。
早在1989年广州市就已经开始推行“骨灰入土植树”,这几十年间为广州城市建设节省了超13万平方米土地。树葬在节约土地的同时,也能为逝者家属减轻经济负担。
出于传统理念和个人情感的原因,逝者家属通常希望能将葬礼办得隆重体面,“厚葬才是孝顺”的观点深入人心。如果在筹备葬礼的过程中吝惜钱财,就会被指责为“不孝”。
部分殡葬行业的从业者正是抓住家属的这个心理,肆无忌惮地漫天要价。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中的暴利,上海某处最顶级的墓地每平方米高达76万元。这个价格超过许多一线城市的房价,令人忍不住高呼“死不起”。
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祭品也是层出不穷,不仅有市面上最新款的豪车和手机,还有纸质的大型飞机和游艇。针对这种现象,有网友打趣:“这得把说明书一起烧了,不然他们不会用啊”
在殡葬费用水涨船高的现代社会,树葬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全部都由政府无偿提供,不需要家属花大价钱购买。
树葬陵园一般都选在荒废多年的坡地或者树木稀疏的林地,这样的地方一贯是山明水秀,生态环境优美。
政府建设起来不需要耗费过多的投资,成本低廉。家属使用起来也不用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可谓是双赢。树葬的地面也不需要花钱设置任何殡葬用品,祭扫之时携带一束鲜花或者一杯清酒即可。
这样经济实用的丧葬方式,人民群众自然是乐见其成。除上述节地省钱的优点以外,树葬还可以排除传统土葬中存在着的封建迷信残余。
土葬的仪式繁琐复杂,入殓下葬都要选择黄道吉日,动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可以看作是土葬的真实写照。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之后会去往阴间。
只要随葬的陪葬品足够贵重,逝者在九泉之下依然能享受荣华富贵。
殊不知,一切花里胡哨的形式都是做给活人看的,逝者已矣,生前的一切权势财禄都化作云烟不可挽回。不管是站在经济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选择树葬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从未停歇,历史的车轮将会永不回头地滚滚压过每一个人。
不论是赏心悦目的树葬还是传统郑重的土葬,一切的形式都是为了让逝者往生,让生者安心。
目前为止我国还并未完全取缔土葬,规定暂时不具备生态葬条件的部分地区,可以继续实行土葬。但显而易见的是,树葬成为主流丧葬形式已经是势不可挡。
树葬可以与传统孝道共存,所有仪式都是外套,爱与怀念才是葬礼的内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