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脱贫改陋习:一场丧事花12万 一夜致贫(3)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5 02:35

一步跨千年的艰难嬗变

早在1992年1月,凉山州委州政府就启动“形象扶贫”,内容是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惯。

其中,个人卫生的任务是“做到一人一盆一毛巾,勤洗脸、手、脚和头,勤洗衣被”“创造条件,置备刷牙工具,清洁卫生”,环境卫生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居住条件,搬走门前一堆粪,人畜分居……

经过24年努力,变化巨大。但是让村民彻底养成好习惯依然任重道远。

金阳县依达乡保尔村第一书记蔡白姑惹告诉记者:“不能说彝族群众不讲卫生。过去是因为没有条件,政府引导力度也不够。”

普格县卫计局干部阿金日布直言:“‘五洗’工程是移风易俗、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高山上群众修不起厕所,买不起太阳能热水器。要全部实现‘五洗’还很困难,即使加大宣传,小手牵大手,两三年也达不到。因为用水、烧水条件达不到。

普格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安里色解释道:“之前人畜之所以混居,一是因为高山上很冷,牛睡在外面,会冻死。二是因为他们很贫困,修不起牲畜圈舍。”

早在1997年,凉山州扶贫研究课题组调研“形象扶贫”时曾指出:“门前一堆粪,大体已搬。但严格地说,门前这堆粪,如今只在门和粪堆之间,多了一个间隔几米的院坝,同样影响着卫生。要想使卫生状况根本改观,这堆粪应迁出院子,远离房门。”

他们指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价值。

在凉山州西昌市,有一座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记者一进大门,就见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塑像——《绳索》,基座上刻着4句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的话:“一根粗大的绳索,一段曲折的历史,一个觉醒的过程,一个崛起的时代。”

凉山州扶贫和彝族问题研究专家指出:“走进凉山,人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当地社会发育的断层。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补社会发育断层的课,也是补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的课。”

经过“形象扶贫”等多轮扶贫攻坚,加上本轮正在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易地搬迁扶贫”措施,凉山彝族群众已经同步跨入了脱贫奔小康的快车。

他们的社会风俗风气、精神心理,正在经历艰难的嬗变,这也是他们告别精神贫困、心理贫困、意志贫困的一场革命。

我们无权指责其落后,更不能嘲笑其原始。我们有责任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融入现代文明社会,用奋斗改变命运,用苦干创造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决不漏掉一个少数民族,决不漏掉一户贫困户。

2016年8月,昭觉县四开乡千年来首例丧事新办

移风易俗:打一场“精神脱贫”持久战

——四川大凉山十个彝族村“深层次扶贫”蹲点调查(下)

■ 半月谈记者 蒋作平 叶含勇 吴光于 陈地

半月谈记者走访凉山州7县10个村子感受到,贫困是一个综合征,除了因病、因灾、因学等因素致贫返贫外,落后的社会风气,也是致贫重要原因。这绝非危言耸听。大凉山彝族经历了几千年奴隶制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彝族同胞在政治上翻了身,但在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上却有很深的历史烙印。如今,凉山州把打造“好风气”作为脱贫攻坚目标之一,精准发力,已初见成效。但要真正形成好风气,仍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