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亲眼目睹左权将军牺牲,遗体被敌人挖出拍照,解放后母亲才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6 07:44

原创 老兵亲眼目睹左权将军牺牲,遗体被敌人挖出拍照,解放后母亲才知

2025-01-22 09:30

发布于:天津市

老兵杨云溪,当年随左权将军一起突围,亲眼看到左权将军被炮弹击中牺牲,那是1942年5月25日早晨。

多年后,杨云溪老人接受采访回忆:“每每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左权将军牺牲的惨烈场面。”

左权唯一张全家福

左权,湖南醴陵人,1905年出生,1岁时父亲离世,母亲张氏独自抚养一群孩子,18岁离开家乡,投考黄埔军校。他也是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生,同时从这两所军事院校毕业的很少。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疯狂的报复,新派到华北前线的冈村宁次对冀中一上来就是“合围”,派出了五万日本兵,包围的如铁桶。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命令主力向太行山移动,八路军的不断出击,支持冀中,冈村的这次计划破产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冈村把目标对准了中枢机关以及逮捕重要人物,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太行山,画出了彭德怀、左权、罗瑞卿、邓小平等画像,并且组织了两个“挺进杀人队”益子队和大川队,乔装成八路军,混过了群众,寻找八路军总部。

这些人昼伏夜出,穿着八路军的衣服和草鞋,普通老百姓难以察觉,5月22日,左权收到情报日军向总部附近的辽县等云集,于是迅速做出八路军总部转移的计划。

夜里,“益子挺进队”突袭了八路军总部五军寺,扑了个空,人员已经转移。“大川队”得到的消息是刘伯承的129师师部和八路军的指挥部在一起,但是到了会理发现129师指挥部就在眼前,想到任务是寻找八路军总部,眼下打还是不打?队长大川桃吉不知道怎么办,就撤退到附近的山谷里,黄昏时分给冈村宁次发电报,请求指示。

这支假八路在师部附近鬼鬼祟祟,哨兵发现异样立刻报告刘伯承。刘伯承马上安排:转移。

当大川桃吉接到冈村宁次的命令,攻进会理村时,刘伯承等已经转移了两小时,到达了山谷里,也是有惊无险。

大川也跟着一起咬住八路军总部,很快三万日军从四面包围而来,左权和彭德怀的计划是把总部转移到南艾铺地区的山沟里。

八路军总部人数非常多,高达两万,而且基本是非战斗人员,包括政治部,北方局,新闻单位,剧团,党校及后勤等部门,转移起来没有那么灵活。队伍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谷里,目标非常大,太显眼。

冈村宁次

经过商议,兵分三路,由左权、罗瑞卿、杨立三分别率领突围。左权率领八路军司令部和北方局向北突围,老兵杨云溪也在其中。

杨云溪入伍前是一个店铺伙计,听说八路军打鬼子,就走了一百多里山路投奔八路军,条件艰苦,刚到部队穿着自己带的长衫拿着大刀站岗,听老兵说打几回仗就什么都有了,因为有点文化被分到了炮兵部队。

那个时候武器短缺,部队里没有抢的,拿着大刀长矛上阵的也很多。

日军把华北平原分割成网状,每个交叉点都有日本兵把守,八路军在平原上举步维艰,灵活战术更是难以施展,笨重的炮兵大部分也就退回延安了,只留下一个连,杨云溪就留了下来。

本来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山西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这一带是没有多大危险,这里是抗战的后方,群山延绵,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还有老百姓的全力掩护。

冈村宁次上任后就想找到八路军主力和总部,主力没找到,“挺进队”揣着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高级将领的画像,透过日伪,摸到了八路军总部,于是调集几万人围剿敌后战场。

因为大部分是手无寸铁的文职干部,根本没战斗力,一波轰炸之后尸横遍野,漫山遍野都是人,回荡着惨叫声。

译电员掌握着部队的密码,电影《风语者》中有这样一句话:危险的时刻,就一定要把掌握密码的人杀死。所以保护译电员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落入敌手。

《风语者》剧照

左权叮嘱老兵一定要保护好译电员,掉队者要回头寻回,最后译电员都安全突围。另外,安排警卫连连长唐万成带着仅有的警卫排掩护彭德怀突围。在部队里,大家都知道彭德怀脾气火爆,左权温和,这时左权发火了:“你不走,我怎么打?”

彭德怀被推上了马离去,这时左权又发现,挑着机密文件的挑夫不见了,又派警卫员郭树堡去寻找。郭树堡不肯走,坚持自己的职责是保护首长的安全,左权坚持让他去,说回头在北艾铺方向汇合。

郭树堡哭着走了,这种情形下,对见面汇合都不抱有希望了。没多久,唐万成又回来了,拉着左权赶快走。左权却责问唐万成怎么不去保护彭德怀,他自己不能走,不能丢下这么多手无寸铁的人,把他们置于深渊,拿枪指着赶走了唐万成。

唐万成

他依然带着大家往敌人封锁线最后的垭口冲,告诉所有人不能躲避,后有追兵,一直喊着往前冲,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

敌人在垭口驻扎着炮兵部队,炮口对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一个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没有躲,还是指挥大家赶快卧倒,话音未落第二枚炮弹落了下来,左权的声音还在山谷回荡,人已经倒下了。

十几米处的杨云溪看到了这一惨烈的画面,左权本来是有机会突围的,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陪着手无寸铁的文职干部。

说起左权,陈利财老人泣不成声

2004年,当年的警卫员陈利财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再走几百米就跳出了敌人的火力圈,钻到深山里去了。”陈利财和战友拖着左权往前走,刚走十几米,左权身子一软,牺牲了。左权是八路军抗战时期牺牲官职最高的将领。

当时情况紧急,只找了一张破席子裹着遗体,草草掩埋在路边。后来,敌人得知八路军牺牲了高级将领,又派“益子挺进队”回来搜寻遗体,挖出拍照,刊登在日伪报纸上。半个月后,陈利财和部队寻到左权的遗体,清洗后整洁后,重新安葬。1942年9月,山西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左权的左轮手枪有人转交给了彭德怀,一向硬汉的彭德怀泪目。在这次突围中,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与滕代远的妻子林一躲进了山洞,三天没吃没喝,八路军总部搜寻到她们时,已经奄奄一息。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

十字岭战役到底牺牲多少人难以统计,根据新华社的记载,新华社牺牲了46人,而整个抗战新华社总共牺牲110人。可见这次战役付出的代价。

左权牺牲的时候,年仅37岁,他已经离开家17年了,也没有时间回家,母亲一直以为他在红军队伍里。

母亲张氏,丈夫英年早逝,四个儿子也陆续离开,除了次子是过继给别人了,长子和三子也去世了,幼子左权牺牲后,老太太就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张氏不识字,但是非常贤惠,勤劳,为了养育孩子,起早贪黑,1937年,左权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母亲!你好吗?家里的人都好吗?我时刻记念着!敬祝:福安!

左权牺牲后,周恩来亲自安排老人的赡养事宜,指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钱之光等汇款接济,叶剑英也曾寄钱寄物,1949年朱德特意绕道看望老人。

84岁的老人,一见到来看望自己的部队,就问:“我儿子回来了吗?”

指战员说:“左权没有回来,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老人知道自己的儿子再也不会回来了,于是请人代笔写了悼文: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两个月后,老人溘然长逝。

刘志兰,左权的妻子,嫁给左权三年,有两年是分开的,丈夫牺牲时,她和2岁的女儿左太北在延安。

1942年,太行山上迎来了空前的干旱,根据当年在那里生活过得《新华日报》记者李庄回忆,之前还能吃小米干饭,后面只能吃树叶,最难吃的是花椒树叶……,用水也是要分配,早上一搪瓷缸水,洗脸刷牙都在内……。

仓库仅有的一点粮食封存起来,先吃树叶充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就在左权将军带领大家筑堤抗旱,忙与抢种,不向百姓征粮,与艰苦岁月作斗争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军事家都在做什么呢?

苏联名将朱可夫,比左权大9岁,是左权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长,1942年,他指挥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歼灭德军25要,苏联卫国战争迎来转折点,之后朱可夫率领大军直捣柏林,达到了军事生涯的顶峰。

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个战场是太行山十字岭,年纪轻轻就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令人惋惜。

日本人为纪念十字岭战役,给参与的人都颁发了金质纪念章,相比之下“皖南事变”,“南京大屠杀”是铜质纪念章。

在这个金质纪念章的背面刻有“意左权登禄,五六九八中队。”据说日语翻译过来应该是“纪念左权飞黄腾达。”

无论如何,如果左权一直活到解放后,相信会有更多传颂的事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