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需要人人参与。2023年,自治区民政厅、文明办、农牧厅、妇联四部门印发《农村牧区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倡议书》,引导广大农牧民一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自觉做新风正气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风气变,干劲足。好风气是推动力,更是凝聚力。倡导弘扬新风正气,遵守公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文明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破除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公约、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
让为爱“减负”的新风扑面而来。倡导农牧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婚事新办,以参加集体婚礼、家庭婚礼、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举办节俭适度的婚礼。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低俗婚闹和封建迷信等活动。
缅怀追思,重在心、不拘形。弘扬孝老敬老风尚,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提倡丧事简办,采取鲜花代替纸钱、丝带寄托哀思,用踏青遥祭、网络祭祀、集体公祭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缅怀,遏制大操大办、炫富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提倡树葬、花坛葬、草坪葬、骨灰散撒等生态安葬方式。
喜事简办,让幸福回归纯粹。倡导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在生儿育女、升学入伍、生日庆典、乔迁新居等喜庆事宜时,自觉抵制盲从攀比、跟风宴请,做到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倡导合理人情来往,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亲朋好友间通过一个花篮、一条短信、一句问候等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自觉除陋习、树新风。
欢声笑语度佳节,文明新风暖人心。倡导通过电话、微信等拜年方式来表达亲情、友情,改变陈旧的过节方式,做到文明过节、简约适度,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践行“光盘”行动,养成文明健康餐饮习惯,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保护生态环境。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率先垂范。倡议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抵制大操大办,落实婚丧嫁娶新风,争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倡导者、传播者。严格执行党员操办婚丧事宜规定,教育引导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养成良好风尚,及时劝诫、制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行为,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