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历史【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7 13:40

点击“蓝色”关注

香河方志

安平一街清真寺19世纪中叶,通县、河西务等地部分回民逐渐来安平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年),集资建清真寺一座,聘请阿訇主持教务,依传统信仰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70人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回族教民除留某些生活习俗外,宗教活动完全终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活动逐渐恢复。1985年初,安平回民请山东陵县张延武阿訇到寺主持。至此清真寺重新成为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安平镇一街清真寺第一次重建于1978年,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仅能容纳50人礼拜。第二次翻建清真寺于2009年9月,2010年6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投入资金108万元,翻建后清真寺大殿面积264平方米,南北讲堂面积470平方米。寺内阿訇马治元系县第七届政协委员。安平镇一街清真寺曾先后接待过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友人,远近的教胞及教外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

出自2017版《香河县志》(1979-2008)

关注

原标题:《香河历史【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安平一街清真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