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浏阳市大瑶镇全面推广移风易俗新理念,突出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引导群众更新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让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落细落小、走深走实。
节省开支,让负担更轻
只准备了28桌家常菜,准备的都是10元的白沙烟、18元平价酒……近日,南川社区胜利小区杨开宴老人因病身故后,主家用简洁、朴素的方式在一天半时间完成所有仪式,整个丧事花费大幅下降。
“以前一般家庭办丧事花费将近十万,一场白事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现在提倡简办,支出不到之前一半,省时省力还省钱,大家都很乐意配合。”南川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片长陈福明为了推动此次丧事简办“忙前忙后”,他表示,参加完简单丧事仪式后,不少村民都说这样的方式减轻了“人情债”。
今年来,大瑶镇发布《移风易俗明白卡》,提倡葬礼从简操办,宴席控制规模30桌以内,用烟不超过25元每包,用酒不超过50元每瓶。“新标准实实在在减轻了主家的负担,早就应该这样了。”明白卡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赞同和响应。
“自从提倡移风易俗新标准,邻舍之间的攀比少了,丧葬更文明,社会风气也好了。”还有村民感慨道。
精神缅怀,让思念更浓
“老爷子是党员,接受党的教育多年,生前就交代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要大操大办。”不久前,南阳村50多年党龄的党员钟立顺因病去世,儿子钟志山遵照父亲遗愿,仅治丧一天,不办晚会、不打“客祭”、不搞排场、不搞追丧演艺活动,更加注重于精神缅怀。
“丧事简单操办,老人家做了一个榜样,我们也跟着光荣。虽然做这个决定也听到一些不支持的声音,但生前尽心尽孝,我问心无愧。”与父亲感情深厚的儿子钟志山哽咽道。
缅怀先人,重于心胜于形,大瑶镇提倡治丧时间不超过2天,倡导鞠躬、默哀、佩戴白花等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引导白事回归悼念本意,弘扬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
“老人健在时孝老敬亲,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是对逝者最好的尊重和怀念。”南阳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守章说。
多元宣传,让观念更深
“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连日来,端里村、上升村、强盛村等村(社区)巡逻车循环播放移风易俗新规,将文明新风“送到”群众家门口,“吹进”群众心坎里。
据悉,大瑶镇通过组织动员会、发放移风易俗明白卡、红白理事会上门宣讲等方式多管齐下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全覆盖”,使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成风化俗。
枫林村两位老人因病身故后,家属均自觉遵守不大操大办的规定,从简布置孝堂,哀乐时间控制在晚上10点,用电子炮取代烟花爆竹,以绿色、节俭方式进行追悼。
“从被动接受移风易俗知识,到主动践行移风易俗行动,现在大家的自觉性都很高。”枫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勇说。
接下来,大瑶镇将继续常态化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倡导,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树立可学可比的道德标杆,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为建设文明和美乡村贡献力量。(张杰 黄苗)
(责编:黄卓、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