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到街道,从山川到河流,江苏有多少“龙地名”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1 13:29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自古以来衍生出众多与龙有关的神秘传说,被人们在地名中大量使用。在江苏地名宝库中,与“龙”有关的也是数不胜数,分布在大江南北,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掌故和民间记忆。

南京明故宫遗址上的龙纹雕刻

东汉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秣陵(今南京),看到长江之滨,钟山如龙,逶迤蜿蜒,石头山如虎,雄踞巍峨,不禁赞叹:“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也。”从此,“龙盘虎踞”成为古城南京的代名词,也由此催生了多个南京和龙有关的地名。南京历史文化研究者郑宽涛介绍,南京有“龙蟠里”“龙蟠中路”“龙蟠路”等和诸葛亮这一赞语相关的地名。有趣的是,“龙蟠中路”“龙蟠路”地处城东,靠近钟山。而“龙蟠里”则位于城西,距离“虎踞”的石头山并不远。

在诸葛亮看来,钟山就像巨龙盘踞 视觉中国 /供图

南京可能是江苏拥有“龙地名”最多的城市,相关地名有100多个。郑宽涛介绍,在乡镇、街道一级的地名中,就有栖霞区龙潭街道、六合区龙袍街道,被废除的乡镇地名,则有龙池(六合)、龙都(江宁)等。这些地名的来历各有神奇的传说,比如龙潭,方志记载,当地有蟠龙山,山后有水潭,名叫“龙潭”,后成为乡镇名称。

南京鼓楼附近的双龙巷

南京城西的龙蟠里

南京街巷、村落地名,与“龙”相关的更是数不胜数。如龙江路、龙西路、龙华路、龙虎巷、龙园中路、龙门街、转龙车小区、白龙江东街、黑龙江路、双龙巷、双龙街、龙眠大道、龙王庙、龙华村等。以“龙江”为例,晋永嘉元年(307),琅琊王司马睿渡江后,改狮子山为卢龙山,山下一段江水也改称“龙江”,从此有“龙江”这个名称,明代时设在此地的税关称为“龙江关”,清代四十八景中有“龙江夜雨”,此外还衍生出龙江桥、龙江路、龙江宝船厂等一系列地名。位于南京市鼓楼南的双龙巷,清代南京学者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考证,双龙巷之名可能来源于巷中曾有两只石龙头。位于夫子庙的龙门街,地处江南贡院旁,明清时代江南乡试,学子们如果考中进入宦海,被视为“跳龙门”,民间遂将这条街称为“龙门街”,寄托考中的吉祥寓意。

南京乌龙潭 视觉中国/供图

在南京,桥梁地名中和龙有关的,还包括回龙桥、内五龙桥、外五龙桥、九龙桥等,山川湖泊地名包含“龙”字的,则有龙山、青龙山、龙王山、黄龙岘、白龙山、乌龙潭、九龙湖、卢龙山、卧龙湖等。乌龙潭位于清凉山以东,相传东晋时潭中有四处泉眼,喷涌不息,每年六月十九,有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因而被称为“乌龙潭”。乌龙潭是明清历史上的一处名胜,明代文学家谭元春作有多篇乌龙潭游记,“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写活了乌龙潭的旖旎美景。

徐州云龙山和云龙湖 视觉中国/供图

在江苏其他城市,“龙地名”还有不少。徐州市云龙区是江苏区县地名中唯一包含“龙”字的。徐州市文学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于克南介绍,“云龙区”的名字和境内的云龙山、云龙湖有关。云龙山是徐州名山。明《南畿志》记载:“云龙山,在城南二里,山形蜿蜒如龙故名。”云龙山海拔虽然只有142米,没有峻岭的奇险和高山的陡峭,却有蜿蜒起伏的龙韵。除了云龙山,在徐州,以“龙”命名的山,还包括拖龙山、卧龙山、二龙山、黄龙山等等。

建湖九龙口 视觉中国/供图

记者梳理后发现,在江苏,包含“龙”字的乡镇一级的地名,还包括启东市汇龙镇、泰州市海陵区九龙镇、灌云县龙苴镇、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高邮市龙虬镇等,村庄、景区等“龙”地名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也是各有故事。仅举两例,发现于高邮市龙虬镇的龙虬庄遗址,是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村落遗址,对该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让“龙虬庄”这个地名在考古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位于盐城市建湖县的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地处射阳湖腹部,由蚬河、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等九条自然河道汇集,犹如九龙齐聚,形象地被称为“九龙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